返回

大秦帝国(精华版)(全5册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二、江峡初战 巨船水手大显奇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三月初旬,白起登上了最大的一艘楼船。

    六百余艘大小战船,两千余艘粮草辎重船,浩浩荡荡顺流直下。狭窄湍急的江面上樯桅如林,船队连绵百余里,前所未有的壮阔。船队行得三日,到了赤甲山峡谷江段。赤甲山是巴郡东部要塞,山头一座关城,名号扞关[5]。此关原是楚国建造的西部要塞,秦国夺得房陵之地后,楚国放弃了峡江段的防守,扞关便成了秦国巴郡的东部要塞。

    虽则如此,由于没有水军,秦国对长江大峡谷的控制形同虚设,除了北岸盆地的城堡,沿江峡谷的城堡实际上仍然在出没江峡的楚国水军控制之下。此次秦国船队大举东下,楚国水军闻讯,早已退到了彝陵[6]之下,峡谷江段一时平静无事。蒙骜率领的三万水军,已经在这里驻守了一月,将关下码头已经拓宽加深整修齐备。这一日,蒙骜在山头遥见江中“白”字大旗迎风招展,立刻命令小艇下水,亲自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驶近楼船,被水手领着爬上高高的舷梯,在五六丈高的楼顶俯瞰江水滔滔旌旗连绵,蒙骜惊讶得连喊“了不得”。白起从号令台走下来笑道:“有甚了不得,旱老虎不能变蛟龙?”蒙骜连连赞叹:“变得好!变得好!有如此船队,楚国水军是个鸟!”白起破天荒大笑起来:“好!这次要看你这水军主将的威风了。”蒙骜摩拳擦掌道:“你只说如何打,我让楚人尝尝大秦水军的厉害!”

    白起拉着蒙骜进了号令舱,舱中钉着一幅可墙大的《沿江关塞图》,一指扞关位置,白起道:“旬日之内,你在扞关须将三万水军与江州船队,编成一支水师劲旅,并须在江面演练两三日。而后第一仗,是与彝陵水师对阵。待步军攻克彝陵关城及江峡两岸城池之后,你留两成水军封锁江峡,而后立即率水军运兵东下,直逼云梦口,威慑郢都。这是第一次水战,你说胜算如何?”

    蒙骜是周密持重的大将,此刻断然点头:“八成胜算。我已探听清楚:彝陵水师只有百余艘中小战船,水军八千,关城守军两万,周遭百里没有后续援军。我在南郑征召的三万水军,是清一色的渔家子弟,个个在船上如走平地。只要江州水手本事好,两方配合得当,编成一支可战水军当快捷无误。我用三百艘战船包他上去,有个不赢之理?”

    “江州水手与修船工匠,天下第一也!”

    白起一句赞叹,将江州故事说了一番,听得蒙骜连连感慨百般感奋。白起稍事停顿,接着指点大图道:“明日开始,这里便是你的旗舰。我要立即赶赴步骑大营,先期奇袭彝陵关,使彝陵水师失去陆上根基。”

    “我军粮草基地,是否驻扎彝陵?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辎重营做。你留下的两成水军,要确保粮草基地万无一失。粮草基地扎好后,只留五百艘货船运粮,其余千余艘空船一律运兵东下。”

    “嗨”的一声,蒙骜领命赳赳去了。片时之间,楼船大旗飞动号角连绵,一排大战船缓缓靠上了扞关码头。白起将一应与蒙骜交接的后续军务都留给了中军司马办理,自己带着一班军吏与一个百人队乘着两艘斗舰靠上码头,弃舟登岸,马不停蹄地向东北山地飞驰而去。

    三日之后的夜晚,春寒料峭,浮云遮月。

    秦军三万精锐步兵,乘着百余艘大货船悄然横渡峡内长江,匆匆登岸,连夜绕道南岸彝陵关背后。彝陵城堡三面靠山一面控江,西锁江峡,东控云梦,扼守在万里长江的咽喉地带,号称天下第一要塞。唯其如此,彝陵的楚军防守松懈。根本原因,在于楚国自恃水战强国,彝陵又是水上要塞;秦国几乎没有水军,又在中原刚刚结束河内大战,如何能横空杀来彝陵?纵然杀来,也是江中鱼鳖,何能与楚国水师抗衡?再加上郢都接连出事,军中大将都在各自探听本族大臣情势,谁也不曾想到战事危机。水军将领虽早已接到斥候飞报,说秦军船队出江东来,也是一句“再探”了之。

    天将拂晓时分,彝陵关三面高山骤然山火大起,无数渗透猛火油的火箭疾风骤雨般从三面山头倾泻城中。不到一顿饭光景,彝陵已成一片火海。满城惊慌逃窜之时,四面杀声大起,临江一面的关城之下是步军猛攻。伴着密集箭雨,猛烈的巨石战片刻间将城门砸开,将城墙砸塌了几处大洞,黑压压秦军如潮水般杀入城内。城内两万守军多年没有打过仗了,如今混乱逃命,建制荡然无存,将军士兵互不相识,没有一阵像样的抵抗,个把时辰全部崩溃做了降兵。

    白起飞马入城,立即下令灭火,同时下令将降兵万余人全部集中到城后山地扎营。秦军立即开出城外在临江一面扎营防守。次日一早,楚军降卒全部遣散回乡。彝陵本是要塞关城,城中庶民只有两万余人,如今楚军一去,秦军又不驻城内,城中庶民大是安静。

    彝陵关一丢,楚军江峡水师大为惊慌,全部百余艘战船云集江心,准备随时东下。可看得一日,秦军只在岸上扎营大骂,激他们上岸厮杀,江中却连个水军船只的影子也没有。一班水师将军们又骄横起来,顿觉这只是秦军突袭的小股陆战人马侥幸得手而已;于是,一面飞报郢都令尹府,一面要耗住秦军,等待援军到

二、江峡初战 巨船水手大显奇能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